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

奉天請數對群臣兼許令論事狀--陸贄(國學治要五-古文治要卷二)

【原文】
  朝隱奉宣聖旨:「頻覽卿表狀,勸朕數對群臣,兼許令論事,辭理懇切,深表盡忠。朕本心甚好推誠,亦能納諫,但緣上封事及奏對者,少有忠良,多是論人長短,或探朕意旨。朕雖不受讒譖(ㄔㄢˊ孱 ㄗㄣˋ賑)[1],出外即謾生是非,以為威福。朕往日將謂君臣一體,都不隄防[2],緣推誠信不疑,多被奸人賣弄。今所致患害,朕思亦無他故,卻是失在推誠。又諫官論事,少能慎密,例自矜衒(ㄐㄧㄣ今 ㄒㄩㄢˋ炫)[3],歸過於朕,以自取名。朕從即位以來,見奏對論事者甚多,大抵皆是雷同,道聽塗說,試加質問,即便辭窮。若有奇才異能,在朕豈惜拔擢。朕見從前已來,事祇如此,所以近來不多取次對人,亦不是倦於接納,卿宜深悉此意者。」
【注釋】
  • [1]讒譖:惡言中傷。
  • [2]不隄防:即「不提防」,不小心戒備。
  • [3]矜衒:誇耀;炫耀。
【原文】
  聖德廣大,如天包容,俯矜狂愚,仍賜獎諭(ㄩˋ玉),嘉臣以懇切,目臣以盡忠,雖甚庸駑,實懷感勵。夫知無不言之謂盡,事君以義之謂忠,臣之夙心,久以自誓,以此為奉上之道,以此為報主之資。幸逢休明,獲展誠願,既免罪戾,又蒙裦稱,庶奉周旋,不敢失墜。儻陛下廣推此道,旋及萬方,咸獎直以矜愚,各錄長而捨短,人之欲善,誰不如臣。自然聖德益彰,群心盡達,愚衷懇懇,實在於斯。睿(ㄖㄨㄟˋ銳)眷特深[4],縷宣密旨,備該物理,曲盡人情,其於慮遠防微,固非常識所逮。然臣竊謂天子之道,與天同方,天不以地有惡木而廢發生,天子不以時有小人而廢聽納。帝王之盛,莫盛於堯,雖四凶在朝,而僉(ㄑㄧㄢ千)議靡輟[5]。故曰「惟天為大,惟堯則之。」[6]是知人有邪直賢愚,在處之各得其所而已,必不可以忠良者少,而闕於詢謀獻納之道也。昔人有因噎(ㄧㄝyē)而廢食者[7],又有懼溺而自沉者,其為矯枉防患之慮,豈不過哉。願陛下取鑒於茲,勿以小虞而妨大道也。臣聞人之所助在乎信,信之所立由乎誠。守誠於中,然後俾眾無惑;存信於已,可以教人不欺。唯信與誠,有失無補[8]。一不誠則心莫之保,一不信則言莫之行。故聖人重焉,以為食可去而信不可失也。又曰「誠者,物之終始,不誠無物。」[9]物者事也,言不誠則無復有事矣。匹夫不誠無復有事,況王者賴人之誠以自固,而可不誠於人乎?陛下所謂失於誠信,以致患害者,臣竊以斯言為過矣。孔子曰:「可與言而不與之言,失人;不可與言而與之言,失言。智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」[10]由此論之,陛下可審其所言,而不可不慎;信其所與,而不可不誠。海禽至微,猶識情偽,含靈之類,固必難誣。前誌所謂眾庶者至愚而神,蓋以蚩(ㄔ吃)蚩之徒[11],或昏或鄙,此其似於愚也。然而上之得失靡不辨,上之好惡靡不知,上之所祕靡不傳,上之所為靡不效,此其類於神也。故馭之以智則人詐,示之以疑則人偷,接不以禮,則徇義之意輕,撫不以恩,則效忠之情薄。上行之則下從之,上施之則下報之,若響應聲,若影從表。表枉則影曲,聲淫則響邪,懷鄙詐而求顏色之不形,顏色形而求觀者之不辨,觀者辨而求眾庶之不惑,眾庶惑而求叛亂之不生,自古及今,未之得也。故「唯天下至誠,為能盡其性;能盡其性,則能盡人之性。」若不盡於已而望盡於人,眾必紿(ㄉㄞˋ待)[12]而不從矣;不誠於前而曰誠於後;眾必疑而不信矣。今方嶽[13]有不誠於國者,陛下則興師以伐之,臣庶有虧信於上者,陛下則出令以誅之。有司順命誅伐,而不敢縱捨者,蓋以陛下之所有,責彼之所無故也。向若陛下不誠於物,不信於人,人將有辭,何以致討?是知誠信之道,不可斯須[14]去身,願陛下慎守而行之有加,恐非所以為悔者也。臣聞《春秋傳》曰:「人誰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」《易》曰:「日新之謂盛德。」《禮記》曰:「德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」《商書》仲虺(ㄏㄨㄟˇ回)[15]述成湯之德曰:「用人惟己,改過不吝。」[16]《周詩》吉甫美宣王之功曰:「袞(ㄍㄨㄣˇ滾)職有闕,惟仲山甫補之。」[17]夫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,百代不刊之典也,皆不以無過為美,而謂大善盛德,在於改過日新。成湯聖君也,仲虺聖輔也,以聖輔而讚揚聖君,不稱其無過;而稱其改過,周宣中興之賢主也,吉甫文武之賢臣也,以賢臣而歌誦賢主,不美其無闕,而美其補闕。是則聖賢之意,較然著明,唯以改過為能,不以無過為貴。蓋為人之行己,必有過差,上智下愚,俱所不免。智者改過而遷善,愚者恥過而遂非,遷善則其德日新,是為君子;遂非則其惡彌積,斯謂小人。故聞義能徙者,常情之所難,從諫勿咈(ㄈㄨˊ浮)者[18],聖人之所尚。至於讚揚君德,歌述主功,或以改過不吝為言,或以有闕能補為美。中古已降,淳風浸微[19],臣既尚諛,君亦自聖。掩盛德而行小道,於是有入則造膝[20],出則詭辭之態興矣。奸由此滋,善由此沮,帝王之意由此惑,譖臣之罪由此生,媚道一行,為害斯甚。
【注釋】
  • [4]睿眷:亦作「睿睠」。指皇帝的眷顧。
  • [5]僉議:眾人的意見。多用於群臣百官。
  • [6]唯天為大,唯堯則之:《論語‧泰伯》:子曰:「大哉,堯之為君也!巍巍乎!唯天為大,唯堯則之。蕩蕩乎!民無能名焉。巍巍乎!其有成功也;煥乎,其有文章!」則:相等或作效法。
  • [7]因噎廢食:因吃飯噎住而索性不吃,引申為怕出麻煩而不敢去做。
  • [8]唯信與誠,有失無補:言人君所為,有失於誠信,則無補於治道。
  • [9]誠者,物之終始,不誠無物:出自《中庸二十五章》。
  • [10]子曰:「可與言……失言。」:語出《論語衛靈公第十五》。
  • [11]蚩蚩:無知貌。
  • [12]紿:疑惑。
  • [13]方嶽:亦作「方岳」,指州郡。
  • [14]斯須:一會兒的功夫;片刻。
  • [15]仲虺:又名萊朱、中壘。奚仲後裔,薛方國君主,生於薛(今棗莊市薛城北14公里薛國故城),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、軍事家。春秋時人認為他是商湯的賢相,湯革夏命的主要領導者之一,與伊尹一起輔佐商王。
  • [16]用人惟己,改過不吝:用人惟己:用人唯其德性才能,不依自己好惡。改過不吝:改正錯誤態度堅決,不猶豫。吝:可惜。
  • [17]吉甫:周宣王賢臣尹吉甫。又稱兮伯吉父。姓兮,名甲,字伯吉父(父一作甫),尹是官名,曾率師北伐玁狁至太原。袞職:君王的職責。袞:古代君王等的禮服。
  • [18]咈:古同「拂」,違逆,乖戾。
  • [19]淳風浸微:淳厚樸實的風土人情逐漸消失。
  • [20]造膝:猶促膝。
【原文】
  太宗文皇帝挺秀[21]千古,清明在躬,再恢聖謨[22],一變流弊,以虛受為理本,以直言為國華。有面折廷爭[23]者,必為霽(ㄐㄧˋ記)雷霆之威[24],而明言獎納;有上封獻議者,必為黜(ㄔㄨˋ促)[25]心意之欲,而手敕(ㄔˋ斥)裦揚。故得有過必知,知而必改,存致雍熙之化[26],沒齊堯舜之名。向若太宗徇中主之常情,滯習俗之凡見,聞過則羞己之短,納諫又畏人之知,雖有求得之心,必無濟代[27]之效,雖有悔過之意,必無從諫之名。此則聽納之實不殊,隱見之情小異,其於損益之際,已有若此相懸,又況不及中才,師心自用[28],肆於人上[29],以遂非拒諫,孰有不危者乎!且以太宗有經緯天地之文,有底定禍亂之武,有躬行仁義之德,有致理太平之功,其為休烈耿光[30],可謂盛極矣。然而人到於今稱詠,以為道冠前古,澤被無窮者,則從諫改過為其首焉。是知諫而能從,過而能改,帝王之美,莫大於斯。陛下所謂「諫官論事,少能慎密,例自矜衒,歸過於朕」者,臣以為不密自矜,信非忠厚,其於聖德,固亦無虧。陛下若納諫不違,則傳之適足增美;陛下若違諫不納,又安能禁之勿傳。伏願以貞觀故事為楷模,使太宗風烈,重光於聖代,恐不可謂此為歸過,而阻絕直言之路也。臣聞虞舜察邇(ㄦˇ耳)言[31],故能成聖化;晉文聽輿誦[32],故能恢霸功。《大雅》有「詢于芻蕘(ㄔㄨˊ除 ㄖㄠˊ饒)」[33]之言,《洪範》有「謀及庶人」[34]之義。是則聖賢為理,務詢眾心,不敢忽細微,不敢侮鰥(ㄍㄨㄢ官)寡。侈言無驗不必用,質言當(ㄉㄤˋ蕩)理不必違,遜於志者不必然,逆於心者不必否,異於人者不必是,同於眾者不必非,辭拙而效速者不必愚,言甘而利重者不必智[35]。是皆考之以實,慮之以終,其用無他,唯善所在,則可以盡天下之理,見天下之心。夫人之常情,罕能無惑,大抵蔽於所信,阻於所疑,忽於所輕,溺於所欲。信既偏則聽言而不考其實,由是有過當之言;疑既甚則雖實而不聽其言,於是有失實之聽;輕其人則遺其可重之事,欲其事則存其可棄之人。斯並苟縱私懷,不稽皇極,於以虧天下之理,於以失天下之心。故常情之所輕,乃聖人之所重,圖遠者先驗於近,務大者必慎於微,將在博採而審用其中,固不在慕高而好異也。
【注釋】
  • [21]挺秀:秀異出眾;挺拔秀麗。
  • [22]聖謨:猶聖訓。
  • [23]面折廷爭:在朝廷上直言諫諍,據理力爭。面折:當面批評、指責。
  • [24]霽雷霆之威:霽:停止。霽威:息怒。
  • [25]黜:擯除﹑排除。
  • [26]雍熙:和樂的樣子。
  • [27]濟代:猶濟世。
  • [28]師心自用:剛愎任性,自以為是。亦作「師心自是」。
  • [29]人上:眾人之上。舊指最高統治地位。
  • [30]休烈耿光:休烈:彪炳的功業。耿光:光明;光輝;光榮。
  • [31]邇言:淺近之言;常人之語。《禮記·中庸》:「舜好問,而好察邇言。」朱熹集注:「邇言者,淺近之言。」
  • [32]輿誦:眾人的議論。《晉書·郭璞傳》:「方闢四門以亮采,訪輿誦於羣心。」
  • [33]詢于芻蕘:芻蕘,割草砍柴的人。詢於芻蕘指向割草砍柴的人詢問請教。謂不恥下問。
  • [34]謀及庶人:問謀於一般百姓。語出《洪範》曰:「汝則有大疑,謀及乃心,謀及卿士,謀及庶人,謀及卜筮。」
  • [35]侈言無驗不必用:德宗之信裴延齡,以侈言也。質言當理不必違:德宗之罷柳渾,以質言也。辭拙而效速者不必愚:如蕭復之諫幸鳳翔是也。言甘而利重者不必智:趙贊、竇滂之苛征重斂是也。
【原文】
  陛下所謂「比(ㄅㄧˋ畢)見奏對論事,皆是雷同道聽塗說」者,臣竊以眾多之議,足見人情,必有可行,亦有可畏,恐不宜一概輕侮,而莫之省納也。陛下又謂「試加質問,即便辭窮」者,臣竊以陛下雖窮其辭,而未盡其理,能服其口而未服其心。何以知其然?臣每讀史書,見亂多理少,因懷感歎,嘗試思之。竊謂為下者莫不願忠,為上者莫不求理,然而下每苦上之不理,上每苦下之不忠,若是者何?兩情不通故也。下之情莫不願達於上,上之情莫不求知於下。然而下恆苦上之難達,上恆苦下之難知,若是者何?九弊不去故也。所謂九弊者,上有其六,而下有其三。好勝人,恥聞過,騁辯給,眩聰明,厲威嚴,恣彊愎(ㄐㄧㄤˋ降 ㄅㄧˋ壁)[36]:此六者,君上之弊也。諂諛(ㄔㄢˇ產 ㄩˊ魚),顧望,畏愞(ㄋㄨㄛˋ懦)[37]:此三者,臣下之弊也。上好勝,必甘於佞(ㄋㄧㄥˋnìng)辭[38];上恥過,必忌於直諫。如是則下之諂諛者順旨,而忠實之語不聞矣。上騁辯,必剿說(ㄔㄠ抄)[39]而折人以言;上眩明,必臆度(ㄧˋ意 ㄉㄨㄛˊ躲)[40]而虞人以詐。如是則下之顧望者自便,而切磨之辭不盡矣。上厲威,必不能降情以接物;上恣愎,必不能引咎以受規。如是則下之畏愞者避辜,而情理之說不申矣。夫以區域之廣大,生靈之眾多,宮闕之重深,高卑之限隔,自黎獻[41]而上,獲睹至尊之光景者,逾億兆而無一焉。就獲睹之中,得接言議者又千萬無一;幸而得接者,猶有九弊居其間,則上下之情,所通鮮(ㄒㄧㄢˇ險)矣。上情不通於下則人惑,下情不通於上則君疑,疑則不納其誠,惑則不從其令。誠而不見納,則應之以悖;令而不見從,則加之以刑。下悖上刑,不敗何待?是使亂多理少,從古以然。考其初心,不必淫暴,亦在乎兩情相阻,馴致其失[42],以至於艱難者焉。昔龍逄誅而夏亡[43],比干剖而殷滅[44],宮奇去而虞敗[45],屈原放而楚衰[46]。臣謂夏殷虞楚之君,若知四子之盡忠,必不剿棄,若知四子之可用,必不拒違。所以至於忍害而捨絕者,蓋謂其言不足行,心不足保故也。四子既去,四君亦危,然則言之固難,聽亦不易。趙武呐(ㄋㄜˋnè)呐而為晉賢臣[47],絳侯木訥(ㄋㄜˋnè)而為漢元輔[48]。公孫弘上書論事,帝使難弘以十策,弘不得其一[49],及為宰相,卒有能名。周昌進諫其君,病吃不能對詔[50],乃曰:「臣口雖不能言,心知其不可。」然則口給者事或非信;辭缺者理或未窮。人之難知,堯舜所病,胡可以一詶(ㄔㄡˊ酬)[51]一詰,而謂盡其能哉?以此察天下之情,固多失實;以此輕天下之士,必有遺才。臣是以竊慮陛下雖窮其辭,而未窮其理;能服其口,而未服其心。良有以也。
【注釋】
  • [36]彊愎:彊:同「強」,強迫,使用強力。愎:固執任性。
  • [37]諂諛:奉承,巴結。顧望:猶豫觀望。畏愞:亦作「畏偄」,亦作「畏懦」。膽怯軟弱。
  • [38]佞辭:善於巧辯奉承的言辭。
  • [39]剿說:打斷別人的言說。
  • [40]臆度:主觀推測。
  • [41]黎獻:黎民中的賢者。
  • [42]馴:順從、服從。
  • [43]龍逄誅而夏亡:龍逄:即關龍逢。語出《鹽鐵論·相刺》:「夏桀、暴虐。滅德作威……關龍逢進諫曰:『古之人君。愛民節用。享國之日長。今王用財若無窮。殺人若弗勝。人心已去。天命不佑。亡無日矣。盍少悛乎。』不聽。龍逢立而不去。桀怒。遂殺之。」
  • [44]比干剖而殷滅:比干忠心屢諫,卻被紂王剖心而死。商末帝辛(紂王)暴虐荒淫,橫徵暴斂,比干……遂至摘星樓強諫三日不去。紂問何以自恃,比干曰:「恃善行仁義所以自恃」。紂怒曰:「吾聞聖人心有七竅信有諸乎?」遂殺比干剖視其心。武王伐紂。封比乾之墓。
  • [45]宮奇去而虞敗:宮奇:即宮之奇。晉獻公曾向虞借道攻虢,虞君應允,宮之奇以「輔車相依,唇亡齒寒」為喻相諫,虞君終不聽,因而率族奔曹。三月後,晉滅虢,虞亦被襲而滅。
  • [46]屈原放而楚衰: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,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,共同抗衡秦國。在屈原努力下,楚國國力有所增強。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,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,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。
  • [47]趙武呐呐:晉趙文子名武,其言吶吶然如不出其口,為晉正卿,晉國以強,諸侯不叛。吶吶:古同「訥」,說話遲鈍。
  • [48]絳侯木訥:絳侯事見《漢文帝紀》。木:質樸。訥:遲鈍。
  • [49]「帝使……其一」:漢武帝使朱買臣向公孫弘提出十個關于置朔方利害的問題,公孫弘一個也答不上來。十策而不能得一。公孫弘非不能答辯,乃不敢逆上。
  • [50]「周昌……對詔」:史記張丞相列傳:「臣(周昌)口不能言,然臣期期知其不可,陛下欲廢太子,臣期期不奉詔。」
  • [51]詶:古同「酬」。詶詰:猶問答。
【原文】
  古之王者,明四目,達四聰[52],蓋欲幽抑之必通,且求聞己之過也。垂旒(ㄌㄧㄡˊ流)於前,黈纊(ㄊㄡˇ妥 ㄎㄨㄤˋ曠)於側[53],蓋惡視聽之太察,惟恐彰人之非也。降及末代,則反於斯。聰明不務通物情,視聽祇以伺罪釁,與眾違欲,與道乖方,於是相尚以言,相示以智,相冒以詐,而君臣之義薄矣。以陛下性含仁聖,意務雍熙,而使至道未孚[54],臣竊為陛下懷愧於前哲也。古人所以有恥君不如堯舜者,故亦以是為心乎?夫欲理天下,而不務於得人心,則天下固不可理矣。務得人心,而不勤於接下,則人心固不可得矣。務勤接下,而不辨君子小人,則下固不可接矣。務辨君子小人,而惡其言過,悅其順己,則君子小人固不可辨矣。趣和求媚,人之甚利存焉;犯顏取怨,人之甚害存焉。居上者易其害而以美利利之,猶懼忠告之不蔇(ㄐㄧˋ記)[55],況有疏隔而勿接,又有猜忌而加損者乎。天生蒸人[56],合以為國,人之有口,不能無言,人之有心,不能無欲。言不宣於上,則怨讟(ㄉㄨˊ讀)[57]於下;欲不歸於善,則湊集於邪。聖人知眾之不可以力制也,故植謗木,陳諫鼓[58],列爭臣之位,置采詩之官[59],以宣其言。尊禮義,安誠信,厚賢能之賞,廣功利之途,以歸其欲。使上不至於亢,下不至於窮,則人心安得而離,亂兆何從而起?古之無為而理者,其率由此歟!苟有理之之意,而不知其方,苟知其方而心守不壹,則得失相半,天下之理亂,未可知也。其又違道以師心,棄人而任己,謂欲可逞,謂眾可誣,謂專斷無傷,謂詢謀無益,謂諛說為忠順,謂獻替為妄愚,謂進善為比(ㄅㄧˋ畢)周,謂嫉惡為嫌忌,謂多疑為御下之術,謂深察為照物之明,理道全乖,國家之顛危,可立待也。
【注釋】
  • [52]明四目,達四聰:廣開四方之視聽。出自《書·舜典》。
  • [53]垂旒於前,黈纊於側:旒:古代帝王禮帽前後懸垂的玉串。黈纊:黃綿所制的小球。懸於冠冕之上,垂兩耳旁,以示不欲妄聽是非。
  • [54]孚:為人所信服。
  • [55]蔇:至、來。
  • [56]蒸人:猶「烝人」,民眾;百姓。
  • [57]怨讟:怨恨。
  • [58]植謗木:相傳堯舜時於交通要道豎立木柱,讓人在上面寫諫言,稱「謗木」。見《史記·孝文本紀》。《後漢書·楊震傳》:「臣聞堯舜之世,諫鼓謗木,立之於朝。」後世因於宮外立木以示納諫,仍稱「謗木」。陳諫鼓:設於朝廷供進諫者敲擊以聞的鼓。《管子·桓公問》:「舜有告善之旌,而主不蔽也;禹立諫鼓於朝,而備訊唉。」
  • [59]列爭臣之位,置采詩之官:爭臣:就是諫諍之臣。采詩:采集民間歌謠。古代有專門機構采詩,為統治階級觀風俗、知得失的一項政治措施。《漢書·藝文志》:「古有采詩之官,王者所以觀風俗,知得失,自考正也。」
【原文】
  理亂之戒,前哲備言之矣;安危之效,歷代嘗試之矣。舊典盡在,殷鑒足徵,其於措置施為,在陛下明識所擇耳。伏願廣接下之道,開獎善之門,宏納諫之懷,勵推誠之美。其接下也,待之以禮,煦之以和,虛心以盡其言,端意以詳其理,不禦人以給,不自眩以明,不以先覺為能,不以臆度為智,不形好惡以招諂,不大聲色以示威。如權衡之懸,不作其輕重,故輕重自辨,無從而詐也。如水鏡之設,無意於妍蚩,而妍蚩自彰,莫得而怨也。有犯顏讜(ㄉㄤˇ黨)直[60]者,獎而親之;有利口讒佞者,疏而斥之。自然物無壅情,言不苟進,君子之道浸長,小人之態日消,何憂乎少忠良,何有乎作威福,何患乎妄說是非?如此,則接下之要備矣。其獎善也,求之若不及,用之懼不周,如梓人之任材[61],曲直當分;如滄海之歸水,洪涓必容。能小事則處之以小官,立大勞則報之以大利,不忌怨,不避親,不抉瑕[62],不求備,不以人廢舉,不以己格人。聞其才必試以事,能其事乃進以班,自然無不用之才,亦無不實之舉。如此則獎善之道得矣。其納諫也,以補過為心,以求過為急,以能改其過為善,以得聞其過為明。故諫者多,表我之能好;諫者直,示我之能賢;諫者之狂誣,明我之能恕;諫者之漏泄,彰我之能從。有一於斯,皆為盛德。是則人君之與諫者,交相益之道也。諫者有爵賞之利,君亦有理安之利;諫者得獻替之名,君亦得採納之名。然猶諫者有失中,而君無不美。唯恐讜言之不切,天下之不聞,如此,則納諫之德光矣。其推誠也,在彰信,在任人。彰信不務於盡言,所貴乎出言則可復;任人不可以無擇,所貴乎已擇則不疑。言而必誠,然後可求人之聽命;任而勿貳,然後可責人之成功。誠信一虧,則百事無不紕繆(ㄆㄧ批 ㄇㄧㄡˋ謬)[63];疑貳一起,則群下莫不憂虞。是故言或乖宜,可引過以改其言,而不可苟也;任或乖當,可求賢以代其任,而不可疑也。如此則推誠之義孚矣。微臣所以屢屢塵黷而不能自抑者,蓋以陛下有拯亂之誌,而多難未平;有務理之誠,而庶績未乂(ㄧˋ意)[64];有堯舜聰明之德,而未光宅於天下;有覆載含宏之量,而未翕(ㄒㄧˋ夕)受[65]於眾情。故臣每中夜靜思,無不竊歎而深惜也。向若陛下有其位而無必行之志,有其志而無可致之資,則臣固已從俗浮沉,何苦而汲汲如是。惟陛下詳省所闕,亟行所宜,歸天下之心,濟中興之業,此臣之願也,億兆之福也,宗社無疆之休[66]也。謹奏。
【注釋】
  • [60]讜直:正直的(言論)。直:直言敢諫。
  • [61]梓人:泛指木工、建築工匠。
  • [62]抉瑕:揭發指摘小缺點。抉:揭發指摘。瑕:玉上面的斑點,喻小缺點或小過失。
  • [63]紕繆:亦作「紕謬」。錯誤、荒謬。
  • [64]庶績未乂:庶績:各種事業。乂:治理,安定。
  • [65]翕受:順從接受;合受;吸收。
  • [66]無疆之休:無限美好;無窮幸福。《書·太甲中》:「俾嗣王克終厥德,實萬世無疆之休。」
【註】陸贄以駢文擅名。他的駢文,對偶齊整,音韻協調,語言流暢,氣勢極盛。所寫詔書﹑奏議等,善於將誠摯的感情同精當的議論融合在一起,因而具有感人的力量。此篇即是唐德宗建中四年(783年),涇原地方士兵叛變,變軍攻陷首都長安;唐德宗倉皇出逃至奉天(今陝西乾縣)時陸贄依所宣聖旨上奏。

【作者】
  陸贄(754~805),字敬輿,唐代蘇州嘉興(今浙江嘉興南)人。少年喪父,特立不群,好學上進。18歲考中進士,此後又中制擧博學宏詞科。歷任鄭縣尉、渭南縣主簿、監察卸史、翰林學士、祠部員外郎、考功郎中、諫議大夫、中書舍人兵部侍郎、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、太子賓客、忠州别駕等職。陸贄品行端方,爲人剛正不阿,一生廉潔奉公,而且敢於抵制、揭露權貴們行賄受賄的不法行爲。貞元八年(792年)出任宰相,但兩年後即因與裴延齡有矛盾,被貶充忠州(今重慶忠縣)别駕(州主管官的佐吏),永貞元年卒於任所,諡號宣。有《陸宣公翰苑集》24卷行世。《陸贄著作

【譯文】暫缺。
【賞析】+網路資源[奉天請數對群臣兼許令論事狀--維基文庫]、[全唐文--卷468]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